「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
Photograph: Courtesy M+
Photograph: Courtesy M+

香港 M+博物館展覽看點、開放時間、入場費、交通及打卡位

新興藝術集中地

Cara Hung
廣告

西九文化區 M+博物館自2021年開幕以來,可說是成為香港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為成立兩週年,11月12日 M+博物館免費開放參觀,除了看藝術展覽外,這裏擁有不少打卡位和人氣餐廳。以下推介 M+展覽、必到打卡位和商店,除了交通泊車安排,M+博物館入場費開放時間資訊也記得要留意,週末不妨來一趟藝術半日遊。不要錯過九龍區海景餐廳推介香港最佳日本料理餐廳

M+博物館展覽看點

「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特別展覽

宋懷桂是80至90年代中國精英文化圈的傳奇人物,在冷戰時代,宋懷桂與丈夫、來自保加利亞的藝術家萬曼擔當了聯繫東西方的橋樑。宋懷桂展覽展現她從50年代到2000年代初的人生和創作。西展廳現正展出

草間彌生作品

「草間彌生:1945年至今」是日本海外最大型的亞洲回顧展,匯聚來自各地博物館及私人珍藏的草間彌生作品。雖然目前展覽已經結束,但大家依然可以憑標準門票到 B2層參觀《圓點執念 ── 渴望天堂的愛》及 M+委約場域特定裝置《神經的死亡》。

廣告

「M+希克藏品:別傳」

「M+希克藏品:別傳」展覽關注中國90年代急速轉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時期,藝術家對文化身分的思考與困惑,展出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希克展廳現正展出

即日至2024年1月14日,M+博物館免費展覽「希克獎2023」展出六位入圍藝術家的創作,包括范加、苗穎、王拓、謝南星、楊沛鏗以及于吉。作品透過獨特視角回應當代迫切的議題,以繪畫、雕塑、錄像到裝置藝術形式呈現。M+地下大堂展廳免費開放

M+博物館打卡位及公共空間

佔地65,000平方米,M+大樓由國際著名建築事務所 Herzog & de Meuron 的全球團隊與 TFP Farrells 和奧雅納合作設計。外型形態獨特,南面外牆設有多用途 LED 顯示系統展示最新內容。極簡的室內環境設有約17,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33間展廳和不同公共空間包括 M+ 幕牆、大台階、工作室、天台花園,還有地庫二層的「潛空間」會展出大型裝置作品。

大燈罩
M+ 入口外有一盞盞大燈罩,外型令人想起極具香港特色的紅 A 燈罩,很適合打卡。

Photograph: Cara Hung

工業風灰牆
喜歡極簡風格的朋友,一定會喜歡這裏的工業風灰色牆壁,極高樓底可以拍出震撼之感。

Photograph: Courtesy M+

M+博物館打卡旋轉樓梯
二樓設有不同展廳,而位於中央的旋轉樓梯是熱門的打卡位,吸引遊人駐足。

Photograph: Courtesy M+

天台花園遊戲地景
上去三樓的北天台花園可以看到戶外遊戲地景,由 M+ 與紐約野口勇博物館合力呈獻。三件遊玩雕塑《Octetra》、「遊玩金字塔」和「遊玩小丘」和弧形長椅都受到野口勇的作品啟發,大人小孩都可以爬上爬落,活動筋骨。

廣告

購物

M+ 本店和 M+小舖搜羅不同設計小物、生活用品和書籍,將藝術及設計融入生活之中,帶來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設計產品,這裏更不時設置主題期間限定店。



廣告

M+戲院

M+戲院推出季度節目,大家可以購票入場看精選電影及短片作品,詳情瀏覽 M+戲院網頁。

M+博物館入場費及交通資訊

M+博物館交通

前往 M+博物館交通非常方便,可以乘搭巴士至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或乘搭港鐵至港鐵九龍站,步行約10分鐘前往。前往 M+博物館交通方法可以瀏覽官網

M+博物館泊車安排

自駕人士可以在 M+博物館泊車,M+博物館停車場設24小時泊車服務,平日每小時$28,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每小時$32。凡在指定時間(8-10pm)進入 M+停車場,並到指定餐廳或食店消費滿$200,可以免費泊車,詳情請瀏覽官網

廣告

M+博物館入場費

想到訪 M+博物館請留意以下入場費詳情,「希克獎2023」展覽、多媒體中心、大樓 B1 層和天台花園則免費開放給公眾。

M+博物館入場費
標準 M+門票:正價$120;特惠$60(可參觀B2層和二樓的展廳,特別展覽除外)

特別展覽 M+門票(西展廳「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及所有其他 M+展廳):正價$140;特惠$70

特惠門票適用於全日制學生、7至11歲兒童、60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陪同者以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人)

M+博物館開放時間

M+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五,公眾假期維持開放,逢星期一休館。注意 M+博物館的最後入場時間是閉館前30分鐘。

M+博物館開放時間:星期二至四及週末:10-6pm;星期五:10-10pm

其他推介

  • 好去處
  • 推薦
四月,踏入香港的初春,終於不用穿一身厚重衣服。我們精心挑選了多個香港四月好去處2025,以下總有你的心頭好,無論是愚人節活動還是藝術展覽,大家都可以盡情玩樂!今月推介魚木花好去處及花期指南、香港新餐廳;為你精選香港室內好去處,晴天雨天一樣有好娛樂。
廣告
  • 藝術
人來人往的街道令人喘不過氣,想打破繁忙的生活節奏?不如在空閒時看看藝術,也許能從畫布和雕塑找回心中的平靜。城中的藝廊及博物館比比皆是,時常舉辦藝術展覽。除了每月好去處,我們為你搜羅值得期待的四月香港藝術展覽2025,由個人畫展到大型國際藝術展會,發掘藝術的獨特魅力,別錯過在藝術展覽打卡的機會。
  • 好去處
無論是初次來香港旅遊的遊客,還是喜歡四處探索每月香港好去處的朋友,我們帶你精選超過50個必到的香港景點2025。今月,香港到處舉行復活節活動和大型藝術展覽,從博物館及藝術展、風光如畫的郊遊行山好去處到免費香港好去處,讓我們一起體驗這座城市最多姿多采的一面。別錯過近月精選的香港新餐廳美食。 香港地標 戶外景點 廟宇 特色體驗  
廣告
  • 好去處
香港的城市風景不斷改變,本地傳統老店和店家陸續消失之際,香港各處同時迎接新餐廳和景點地標,全新活動和大型盛事先後登場。以下總結即將登場的香港大型活動2025時間表,由新春傳統節慶、國際級體育比賽到啟德體育園 Coldplay 演唱會和音樂節,立即看看令人期待的香港盛事2025,活動名單不斷更新。
  • 好去處
全新啟德好去處 Airiside、The Twins 雙子匯陸續落成,萬眾矚目的啟德體育園在2025年3月1日開幕,並在今年先後舉行香港七欖、Coldplay、周杰倫、謝霆鋒演唱會和國際四大球會啟德表演賽。即看2025啟德體育園懶人包,由啟德體育園主場館人數、演唱會時間表、入場安檢、啟德體育園交通。別錯過啟德體育園餐廳和零售館,繼續看啟德好去處及美食推介、西沙 Go Park 好去處指南。
廣告
  • 好去處
位於九龍城區,前身為啟德機場用地,啟德現在轉型成為住宅及商業區。鄰近九龍城、土瓜灣舊區,啟德社區建設大型地標和消遣好去處如啟德郵輪碼頭、Airside、The Twins。當中全港最大規模體育地標啟德體育園在2025年正式開幕,迎接多項盛事如香港七欖和 Coldplay 演唱會。想探索全新的啟德好去處,不妨看看我們總結最新的啟德景點打卡位、啟德美食餐廳,週末享受啟德一日遊吧。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Time Out Hong Kong(@timeouthk)分享的帖子
  • 好去處
可能是全城最 chill 的室內美食市集,齊來 Pop into Flavour Fest!PopCorn x Time Out 首個美食市集 「Tasting Grounds」將於4月18至21、25至27日及5月1至5日,一連三個長週末於將軍澳的 PopCorn 型格登場!匯聚12個城中人氣美食及潮飲品牌,由精品咖啡、手工啤酒、特色美酒、高級氣泡茶到超人氣烘焙甜品等,同埸加映試食及獨家折扣優惠,以及可經 MTR Mobile App 以 MTR 分換領美食通行證及工作坊入場證。指定日子更有 DJ 現場打碟助興,勢必將 PopCorn 中庭化身成最好玩的美食嘉年華! 逛完市集後,亦可在 PopCorn 繼續發掘更多滋味及享受購物樂趣,歡度多姿多彩的週末假期。
贊助內容
廣告
  • 藝術
  • 藝術
趁藝術月,駐蘇黎世的英國藝術家 Monster Chetwynd 在香港舉行首個公共藝術裝置《Lanternfly Ballet》,由 Galerie Gregor Staiger、MDC 畫廊(Massimodecarlo)及賽迪 HQ 畫廊(Sadie Coles HQ)展出,是 Art Basel 2025展會「藝聚空間」(Encounters)的唯一場外展覽。 穿着浮誇的 Monster Chetwynd 自與怪物相媲美,充滿活力和想像力,這位多次改名的藝術家善於製作跨媒介的藝術創作,結合雕塑、畫作、表演藝術等元素,融入民俗、流行文化和超現實主義,夢幻而荒誕。今次趁香港展覽,我們與 Monster Chetwynd 對話,了解這她的創作歷程。 1. 你過往曾經改變藝名成為 Spartacus Chetwynd 和 Marvin Gaye Chetwynd 等等,可以分享一下改名的契機嗎? 我覺得商標或筆名很有用,可以將工作與個人生活分離。我留意到其他文化的藝術家早已經會在不同時期改名換姓,像是著名日本畫家葛飾北齋,一生中使用不同的畫號。我每次選用某個名字,都是提醒自己以某種方式行事,或是容許空間和思想的自由。也許這個説法會有點奇怪,我覺得新名字會給你一個全新的領土,而進入這個新範圍是免費,很合乎成本效益。不過,我從未拋棄我的家族姓氏,要將新名與保留的姓氏組合在一起,是滿有趣的玩法。 2. 現在你叫 Monster Chetwynd,有什麼意思呢? 「Monster」(意指怪獸)充滿力量,不受特定的文化限制,它是永恆、中性而且無止境的。我喜歡它觸及到對於未知的恐懼,也非常享受改名「Monster」當中,在裏面包含了溫暖和人性,世上有許多可愛的怪獸。Monster 也是朋友稱呼我的暱稱,因為我個性頑強、充滿活力、富想像力、果斷、反應快,而且我會堅決完成每件事情。我想我挺像怪獸的! Photograph: Courtesy Schirn Kunsthalle Frankfurt 2023 3. 你經常以搶眼的裝束示人,希望透過特別的造型表達自我嗎? 我很欣賞例如 Dolly Parton 和 Mae West 人老心不老的態度,活力充沛而放蕩不羈的精神。我從來不是要模仿,而是希望可以鼓舞人心。 4. 你的創作靈感來自於? 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文化,不管什麼層次也好。不同事物擁有多元化的面貌,那就是有趣的一點。譬如說菇菌類原來在泥土下形成強大的互聯網,令我覺得十分驚奇;而人類創造的文化也令我着迷,我也想貢獻一部分,所以對於已有的複雜對話作出回應。 Photograph: Courtesy Pacific Place 5. 你通常自己創作所有表演、戲服和裝置嗎? 我通常自己進行創作,與其他人合作的時候,通常是要開會、起稿、手作模型、工程繪圖。我可以與任何人一起合作,我有朋友是我的表演團隊的一份子。社群一起創作,享受樂趣,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學問。我認為不需要專業的讀藝術才能理解藝術,所以我願意與任何人合作,只要互相溝通和支持就好。 Photograph: Courtesy Pacific Place 6. 可以與我們分享一下香港展覽嗎?當中想表達什麼訊息呢? 小時候在香港居住的時候,我很迷戀長鼻蠟蟬。今次展覽是透過表演帶出浪漫、鼓舞人心的時刻,鼓勵大家以動物的角度享受大自然。不妨記得自己是美麗的生物,與周圍的動物一樣,可以跳求偶舞或是擁有動人的羽毛。我最近很也喜歡看 Robert I. Ferguson...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