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PM
Photograph: Courtesy HKPM
Photograph: Courtesy HKPM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一日遊指南 附預約門票、交通及開放時間

西九文化區又一新地標登場

Cara Hung
廣告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七月開幕,短短一年間吸引過百萬本地海外及遊客參觀。坐落西九文化區海濱,香港故宮樓高七層,九大展廳展出多件北京故宮的珍藏文物。博物館以嶄新手法展出中國藝術文物藏品,致力連繫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我們為你總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必看亮點、打卡位、餐廳及禮品店,無論是古物愛好者還是打卡達人,記得留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約門票、交通及開放時間,七月起取消免費門票。今個暑假活動選擇豐富,繼續看香港七月活動刺激好玩運動體驗香港戲院上映新電影西九文化區 M+博物館必看亮點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覽亮點推介

香港故宮展覽亮點

特別展覽:「百樣玲瓏 ── 卡地亞與女性」

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策劃主辦、Cartier 支持的「百樣玲瓏 ── 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展出約300件卡地亞藝術珍品,包括19世紀至今的珠寶、鐘錶、珍寶、配飾及文獻,探討女性與珠寶之間的關係,展期至2023年8月14日。

廣告

特別展覽:「金彰華彩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合作,展出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捐贈的館藏及其他展品。特別展覽帶來一共220套古代中國金器,跨越3,000多年歷史,展示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動、文化生活和交流等方面的影響力,展期至2023年9月25日。

香港藝術家

關注香港藝術文化的朋友,應該對「同賞共樂:穿越香港收藏史」和「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最感興趣。前者聚焦於香港的收藏歷史和文化,而「古今無界」則展出六位香港多媒體及跨界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包括梁基爵的《慶》、陳家俊的《冥冥之鐘》,以獨特的視角演繹古代藝術。

張瀚謙《浪書》|梁基爵的《慶》

本地新媒體藝術家張瀚謙(h0nh1m)創作了前衛的《浪書》裝置,向「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中的鄧文原章草《急就章》致敬。《浪書》由人工智能引擎驅動,機械臂透過揮舞紅絲帶,以立體畫圓的方式「書寫」。在空中飄逸的無字書法,表現了藝術家對未來文字的想像,也許有一天文字的美學將會消逝。

廣告

建築特色

外觀設計

香港故宮建築的外型四四方方,乍看之下感覺走簡潔樸實的路線,很容易會錯過當中的細節。整座大樓的主色調靈感來自紫禁城建築群的米金色,加入深紅和冷灰色,而展廳的淡色同樣低調。

Photograph: Courtesy HKPM

據官方講法,整棟建築上寬下聚,與中國古代的文物有異曲同工之妙。外牆由清水混凝土傾斜建成,外掛了4,022件帶孔鋁板,塑造出古物的肌理,彎彎曲曲的線條看來滿古樸。設計具有節能、隔熱的環保功效,而且有助隔音。建築物向東中間部分的標誌性構件以耐候鋼造,不論是顏色或質感都會隨時間變化。如果在附近野餐的話,可以觀察一下。

Photograph: Courtesy HKPM

中軸概念

香港故宮的空間沿注入了北京紫禁城的中軸線特色,地面、二樓及四樓均設有中庭空間,分別面向不同方位,佈局層層遞進,引領你往上參觀。 

香港故宮打卡位

朱紅色正門
位於博物館正門入口的朱紅色大門參考了故宮的設計,加入門釘裝飾,古色古香,相信會是最熱門的打卡位之一。

Photograph: Courtesy HKPM

琉璃瓦天花板
位於地下大堂、二樓和四樓的中庭天花設計獨特,靈感來自紫禁城宮殿屋頂上的琉璃瓦設計,適合拍廣角照。

南中庭

無敵海景
不少人喜歡在落地玻璃窗前打卡,而這裏的中庭是觀賞海景的好地方。南中庭和室外的觀景台坐擁港島的城市景致,而四樓的西中庭則面對大嶼山
的海景。

西中庭

階梯
連接二樓和三樓的南中庭階梯也是不錯的打卡點,日光灑落的畫面更有感覺。博物館各處注入中式元素設計,非常適合拍照。

廣告

餐廳

香港故宮進駐了多家餐廳,Cupping Room 香港故宮分店供應獨家飲品冰滴咖啡、冷泡茶及手工茶;金玡居源自上海,主打花雕雞湯麵和紅燒酸菜牛肉麵等麵食和小食。Crepes & Bakes 則炮製鹹甜味的 crepe 和法式麵包。餐廳都設有室內外座位,可以欣賞海景。

此外
毗鄰禮品店的「下江南」帶來價格親民的宮廷菜式,包括慈禧太后最愛的糕點豌豆黃、清宮御膳養生的火薰玉蓮鴨子和乾隆帝早上會享用的冰糖燉燕窩等。位於博物館四樓,中菜廳「璟瓏軒」坐擁維港美景,炮製傳統手工粵式點心和美食。

禮品店

香港故宮地面開設了禮品店「Art Express by 商務印書館」,面積約3,000平方呎,以「皇帝的多寶格」為設計理念,共有六區。店裏搜羅衣、食、住、行、讀書、學習和娛樂類別的產品,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系列、來自世界各地與故宮博物院和展覽相關的精品、紀念品及書籍。

廣告

惡劣天氣措施

有關惡劣天氣的最新安排會於當日透過網站公佈,敬請留意。

黃或紅色暴雨警告信號/一號或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博物館如常開放,所有戶外展覽或活動暫停。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如在開放時間前懸掛:博物館不會開放。稍後若取消警告信號,博物館將會在三小時後重新開放;若警告信號取消時距離博物館閉館時間不足四小時,當日將不會開放。

如在開放時間後懸掛黑雨警告:博物館維持開放,並提供有限度服務;懸掛八號或以上警告,博物館則立即關閉,所有戶外展覽或活動暫停。

在以上兩種情況下,未經使用的門票有效期將由受天氣影響當天起計延長180日(不適用於星期三免費標準門票),訪客請保留原有門票,並於有效期內使用原有門票於同一時段進場。 詳情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覽預約門票及交通

  • 博物館
  • 西九龍

香港故宮由2023年七月起取消星期三免費門票,前往參觀必須購買門票。立即看看香港故宮預約票價及方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門票:
標準門票參觀專題展覽(展廳1至7):成人$50;特惠門票$25(7歲至11歲小童、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同行照料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六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須在網站預約並持有效特別展覽門票入場)

特別展覽門票(展廳1至9):成人$120;特惠門票$60;六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須在網站預約並持有效特別展覽門票入場)

香港故宮預約購票方法:
香港故宮預約方法選擇豐富,除了在 Cityline 網站購票之外,你可以在每人每次限購最多四張門票。你也可以透過香港中國旅行社、KKday、Klook、攜程旅行、Trip.com 或飛豬旅行購票。

香港故宮交通

香港故宮交通便利,可以選擇以下的交通前往博物館。

香港故宮交通:
循環專線巴士

免費專線每20分鐘循環來回港鐵柯士甸站 D 出口及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J出口(近戲曲中心)、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西九文化區西面入口(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每天9am-8.30pm

博物館道
綠色專線小巴

  • 文化專線 CX1(九龍站 E 出口— 西九文化區)
  • 77M(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尖沙咀東)
  • 26(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土瓜灣)
  • 74/74S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旺角/何文田山)

巴士

  • 296D(尚德—九龍站)
  • 973(赤柱—尖沙咀東(麼地道))

柯士甸道西:215X、261B、281A

雅翔道:8、11、95、203E或280X

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
900、904、905、914、930、930X、934、936、948、952(962B)、960、960P、961、962X、967、968、969、970、970X、971、978、A10、A12、A17、E11A或 E11B

港鐵
乘坐港鐵東涌綫或機場快綫到九龍站E4或E5出口,沿雅翔道過天橋;九龍站E出口轉乘綠色專線小巴CX1直達博物館;港鐵九龍站C1或D1出口,圓方金區2樓的藝術廣場天橋出口步行前往,路程需時約十分鐘;柯士甸站 B4或B5出口經圓方前往,路程需時約20分鐘。

香港水上的士
逢星期六由尖東出發,途經灣仔、中環及西九文化區(油麻地避風塘2號梯台)循環航行。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泊車安排: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停車場設有少量時租車位供泊車,你可以從博物館道8號的博物館上落客區沿車道進入停車場,或者使用 M+停車場及藝術公園停車場,西九文化區不設路邊停車位。

廣告

香港故宮開放時間

前往博物館前記得留意香港故宮開放時間,地下票務處將於閉館前一小時關閉。
香港故宮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四、日 10am-6pm;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10am-8pm;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香港故宮入場須知

去香港故宮博物館記得留意一系列的入場規則,入場時必須接受保安檢查,並掃描「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記得不要攜帶大型物品(大於55 x 35 x 20cm),而且展廳裏拍攝的話禁止使用閃光燈、自拍器或腳架,場內也嚴禁飲食。

廣告

惡劣天氣開放時間

有關惡劣天氣的最新安排會於當日透過網站公佈

黃或紅色暴雨警告信號/一號或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博物館如常開放,所有戶外展覽或活動暫停。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如在開放時間前懸掛:博物館不會開放。稍後若取消警告信號,博物館將會在三小時後重新開放;若警告信號取消時距離博物館閉館時間不足四小時,當日將不會開放。

如在開放時間後懸掛黑雨警告:博物館維持開放,並提供有限度服務;懸掛八號或以上警告,博物館則立即關閉,所有戶外展覽或活動暫停。

在以上兩種情況下,未經使用的門票有效期將由受天氣影響當天起計延長180日,保留原有門票可於有效期內使用原有門票於同一時段進場。 

  • 咖啡店
遊澳門除了到官也街掃街頭小食,不妨也發掘一些特色澳門 cafe。不論是隠藏在澳門小巷的幽靜 cafe、老房的天台 cafe,又或是由澳門老房改造的文青 cafe,風格迴異,讓你在匆匆忙忙的澳門打卡行程中放慢腳步,感受舊城恬靜的脈搏跳動。立即 Bookmark 以下十間澳門 cafe 推介,下次去澳門記得到訪嘞!想知道更多澳門美食美景推介?請留意澳門必食米芝蓮餐廳和澳門氹仔輕軌攻略。  
  • 好去處
  • 推薦
四月,踏入香港的初春,終於不用穿一身厚重衣服。我們精心挑選了多個香港四月好去處2025,以下總有你的心頭好,無論是愚人節活動還是藝術展覽,大家都可以盡情玩樂!今月推介魚木花好去處及花期指南、香港新餐廳;為你精選香港室內好去處,晴天雨天一樣有好娛樂。
廣告
  • 好去處
無論是初次來香港旅遊的遊客,還是喜歡四處探索每月香港好去處的朋友,我們帶你精選超過50個必到的香港景點2025。今月,香港到處舉行復活節活動和大型藝術展覽,從博物館及藝術展、風光如畫的郊遊行山好去處到免費香港好去處,讓我們一起體驗這座城市最多姿多采的一面。別錯過近月精選的香港新餐廳美食。 香港地標 戶外景點 廟宇 特色體驗  
廣告
  • 好去處
香港的城市風景不斷改變,本地傳統老店和店家陸續消失之際,香港各處同時迎接新餐廳和景點地標,全新活動和大型盛事先後登場。以下總結即將登場的香港大型活動2025時間表,由新春傳統節慶、國際級體育比賽到啟德體育園 Coldplay 演唱會和音樂節,立即看看令人期待的香港盛事2025,活動名單不斷更新。
  • 酒吧
2025「亞洲50最佳酒吧」(Asia's 50 Best Bars)將於年7月15日在澳門舉行現場頒獎典禮,獎項首次選址澳門頒發,當晚雲集亞洲最佳酒吧的精英和調酒師,一同慶祝年度酒壇盛事。去年共有九間香港酒吧入選「亞洲50最佳酒吧」,由 Lorenzo Antinori 創立的香港酒吧 Bar Leone 是首次上榜亞洲50大酒吧名單,同時榮登第一名,未知今年又能否蟬聯?其餘入選香港酒吧包括:Coa(第四位)、 Argo(第九位)、The Aubrey(第十位)、Darkside(第17位)、The Savory Project(第19位)、Penicillin(第24位)、Quinary (第26位)、Mostly Harmless(第45位)。重温2024「亞洲50最佳酒吧」名單。 2025亞洲50最佳酒吧名單評審機制 亞洲50最佳酒吧年度評選是對全亞洲雞尾酒文化最具權威、最受認可的獎項。上榜名單由 Asia's 50 Best Bars Academy 投選:該評審團是一個具影響力、不記名、性別平衡的組團體,由超過 300 名來自亞洲的行内專業人士組成,當中包括調酒師、酒吧東主、飲品專欄作家和雞尾酒鑑賞家。Academy 每位成員可以提名最多七間酒吧,確保「最佳酒吧體驗」殊榮涵蓋豐富而多樣的觀點。名單最終排名基於總票數,結果由德勤 (Deloitte) 獨立審核。 2025亞洲50最佳酒吧相關活動 Asia’s 50 Best Bars 2025 「亞洲50最佳酒吧頒獎典禮」揭幕前夕將舉行不同相關活動,包括澳門頂尖餐飲體驗的 Bartenders’ Feast 及獨家媒體圓桌會議 Meet the Bartenders。典禮有紅地毯活動、媒體訪問及接待酒會,並緊接正式頒獎環節。此外,在頒獎典禮現場倒數頒發最佳酒吧前的一個月,亦將公布一系列特別獎項得獎者,以及第51-100名的酒吧名單為酒迷提供更多值得探索的酒吧。 更多酒吧資訊:香港隱藏酒吧推介、白蘭樹下 by 丹丘蒸留所進駐中環荷李活道、最佳香港 Gin Bar 氈酒吧推介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廣告
大家期待的一連四日的復活節假期就快到,計劃留港慶祝的話也有很多精彩活動等緊你!復活節當然要食餐好,城中不少餐廳推出復活節餐單,網羅中西日特式美食,更有大家喜愛的復活節自助餐、早午餐及下午茶,為復活節假期帶來繽紛美味的色彩。想揾更多話題餐廳?即看本月香港新餐廳及酒吧推介、隱世打卡香港海邊餐廳推介
廣告
  • 扒房
香港牛扒餐廳多不勝數,由乾式熟成到濕式熟成;穀飼到草飼;仲有 USDA Prime 牛扒、安格斯牛扒、日本 A5 和牛、澳洲 M12 和牛、韓國1++牛扒、阿根廷、英國、西班牙等等靚牛應有盡有,香濃脂香各有千秋;除了酒店星級扒房,也有平價牛扒小店可供選擇。以下必試香港牛扒餐廳推介,各位牛魔王你試勻未?睇埋「全球101間最佳牛扒餐廳」名單,今年有兩間香港扒房首度上榜呀!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