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man
Photograph: Joshua Lin
Photograph: Joshua Lin

長洲隱世吹糖人:重繫人情的失傳糖塑

香港小島匠人故事

Ann Chiu
撰文: Iris Lo
廣告

長洲東邊路──一條人人捧着芒果糯米糍,大粒魚蛋汁橫飛,不時有卡車駛過的熱鬧大街中,有一間鐵皮蓋頂,鐵閘色彩繽粉,寫着「糖人」的小舖屹立於街角中。小舖雖然已開業超過10年,卻連長洲人都未必看過小店的廬山真面目,而這位神出鬼沒的店主所賣的,其實是一門碩果僅存,自學成家的吹糖技藝。立即去片

長洲糖人無師自通神還原拉糖技藝

糖果魔術師

拉糖師杜煥不定時開店,但幾乎某次開店,都會引來眾人圍觀。他只要打開自製的木盒小熱爐,捏出溫度至少有170度的糖漿,一拉一搓製成糖坯,就會開始引來旁人的注意。他再以剪刀一拉、一拔、一勾改變糖的形態。短短兩三分鐘,原本半液態狀的糖漿,就活脫變成一隻栩栩如生的碧龍、駿馬或長洲節慶常見的麒麟,宛如一個街頭魔術師。

拉糖小知識

吹糖技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一種超過600多年歷史的民間傳統工藝。吹糖人所挑的擔子,一個是加熱的爐具,另一個為糖料及吹糖工具,糖料大多以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吹糖人要於煮糖時控制糖料的軟硬度及溫度,一般需要於高溫,糖果變凍前,短時間內徒手捏、搓、捻、壓、拉,甚至是吹出造型。香港常見於傳統節慶如長洲太平清醮及天后誕。

廣告

重塑童年回憶

杜煥的吹糖技術主要是靠他的童年回憶煉成的,他六歲時經常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圍觀吹糖人的攤檔,杜煥指「我是最迷那位,經常看到不願回家吃飯而被罵」。他看過一些師傅拉出孫悟空、豬八戒等造型,又目擊有人用口吹出一個「糖茶壺」,「這些回憶都好似昨天才發生似的」,這些深刻的記憶都成為他後來自學拉糖的養份。

自學成家

搬到長洲居住後,他於新年、太平清醮等傳統節慶每次看到拉糖人,都會勾起他的童年回憶。起初他想拜師學藝,於長洲店舖拉糖,但沒有人願意教授秘技,他就決定由煮糖開始自習。他曾經嘗試過超過10種麥芽糖,經歷過花一整晚時間清理溢出到爐頭的糖漿,甚至歷經糖漿與容器於廚房爆炸分離。他學習拉糖時,更有大半年時間弄得滿手水泡。雖然每次看着手上的水泡、瘀青都會萌生放棄念頭,但當傷口開始痊癒,杜煥還是會想繼續嘗試,直至成功為止。

廣告

一位伯伯,令作品10年後得以昇華

起初的10年,杜煥都以麥芽糖來造糖漿,後來卻因為一位伯伯而改用成本較貴的艾素糖。那位伯伯是長洲街坊,幾乎每星期都會帶他的孫女來買糖,他與杜煥一樣,拉糖都是他的童年回憶。他告訴杜煥,自己一直都想試試杜煥的糖,可惜自己糖尿病不敢吃。杜煥因而研究以糖尿病人適用的艾素糖造糖漿。

杜煥指艾素糖屬「高溫糖」,一般要於220度左右就可以造糖,但它卻比一般麥芽糖都較晶螢剔透,加上艾素糖是藥品的糖衣原材料,防水能力強,令杜煥的作品就算存放於香港較潮濕的氣候,都得以保存良久。他貼在小攤檔上的「無糖」及「可保存10年」小標籤,都是因為這位伯伯而來的。

糖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現時杜煥以艾素糖造出剔透的糖漿,以矛花、桑子、紅葉頭等植物加入色素,毋須上色就能靠糖漿混合出繽粉色彩。原本性格內歛的杜煥,也因拉糖而敢於與人接觸,工具箱漸漸由藏於小店內的電飯煲,改造成自帶熱爐的側揹小木箱,讓他遊歷到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表演拉糖。於柏林擺檔時,他連續拉糖數小時後就用盡所有糖漿,他準備離開時更被排隊多時卻買不到糖果的小朋友騎單車「追捕」。「拉糖除了成品,拉的過程也是種表演」,杜煥的塑糖技術包括拉糖及吹糖,拉糖是以剪刀拉出造形,一般都是他的獨角劇;而吹糖,則是由糖坯中拉出一條幼長的管,他會讓客人幫忙朝管內吹氣,他則一邊用手塑造空心的糖造型。於世界各地,糖永遠都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快樂之源。

廣告

最好就吃掉它吧!不然為什麼要用糖來造?

雖然杜煥造出的糖果精緻度令人愛不釋手,他還是希望客人可以品嚐一下他造的糖果,「最好就吃掉它吧!不然為什麼要用糖來造?」,拉糖之於杜煥,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是與人連結的媒介,「吃下它後,它可以進入你的血液及五臟六腑之中,讓糖與人連結在一起」。

其他推介
    你或許也會喜歡
    你或許也會喜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