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在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帶領下,由丹麥建築師艾術華設計而成,一直是教徒靜修勝地。位處道風山,沿路綠蔭相伴,四季有着不一樣的美麗景緻。道風山除了巨型十字架之外,有一處由卵形石鋪砌而成,名為「明陣」,迂迴曲折猶如迷宮。其實迷宮藏有一條清楚路線,入口出口為一。只須沿着小徑步行,便會走到中心點,期間適合默想及反思。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週末閒時想找個清靜的地方,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抖擻精神?清空憂思,才有動力面對現實種種難關。以下推介茶室、香港避世寺廟等香港避世好去處,帶你遠離繁囂。這些靜修勝地環境清幽,加上各種修心活動,堪稱心靈綠洲。
上世紀30年代,在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帶領下,由丹麥建築師艾術華設計而成,一直是教徒靜修勝地。位處道風山,沿路綠蔭相伴,四季有着不一樣的美麗景緻。道風山除了巨型十字架之外,有一處由卵形石鋪砌而成,名為「明陣」,迂迴曲折猶如迷宮。其實迷宮藏有一條清楚路線,入口出口為一。只須沿着小徑步行,便會走到中心點,期間適合默想及反思。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穿過草木相間的建築入口,映入眼簾的是結合唐代及日本建築風格的志蓮淨苑。志蓮淨苑裏設置了清幽的盆景、蓮花池及古式園林南蓮園池,與莊嚴宏偉的木構建築群相映成趣。志蓮淨苑提供佛學課程,從理論開始,修心養性,也是不錯的途徑。
屯門曾有個美麗的名字青山,急速城市化及新市鎮的興建令很多人早已忘記這裏曾經名如其地,青山綠水相伴。座落佛堂裏進駐了非牟利機構生活書院,空間前身是佛教見修幼稚園,後來變身為藝文空間清山塾,最後由生活書院接手。環境清幽淨潔,絕對是鬧市內的一個後花園。生活書院是探索生命、文化和環境教育的活動中心。在瓦項小屋內,你可以在參觀藝術展、享用純素美食,或是到生活士多看看本地生產和設計產品。屋外是小園林,處處花草,每一角都賞心悅目。
品茶不單是品嚐茶葉的風味,滿足口舌之欲,泡茶過程也是一場修行,學習專心致志,活在當下。好的品茶環境往往相得益彰。這家茶室位於鑽石山古式園林南蓮園池,採用唐式木構建築風格,優雅而整齊。漏窗設計起着滲透掩映作用,景色隱顯若現。環視四周都是綠樹碧水,讓人渾然忘卻數步之外是高樓林立的鬧市。在這寧靜雅致的空間,挑茶葉,泡茶,再呷一口清芬,不只是味覺的享受,而是身心靈的洗滌。
位於大嶼山昂平,附近是名剎寶蓮寺,是由38條木柱組成的大型戶外木刻群。木刻為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墨寶,文字內容為《心經》經文。木柱排列成∞字形,象徵生生不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走在木刻群之間,默唸着《心經》,內心有份難得的平靜。多數人從寶蓮寺的天壇大佛走到「心經簡林」,沿路可欣賞美麗的山海景色。
說到正念或者靜觀,不得不提一行禪師。這位地位與達賴喇嘛相約的越南籍宗教領袖一生致力推動和平,尤其在越戰期間,冒着政治及性命風險,從美國回到故鄉支援非暴力和平運動,並因此獲馬丁路德金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但他濟世的胸懷卻被專制政權視為叛逆,並取消其越南護照,回家無期。流亡期間,他主張把佛學融入生活,在世界各地設立「梅村」禪修中心,讓大眾修習正念。梅村香港成立於2009年,2011年落戶大嶼山昂平的蓮池寺及竹林淨苑。
Discover Time Out original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