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片產量下跌,但您認為質素有沒有下降?
我不認為整體質素有下跌。比方說,港產片在沙士後已經從谷底反彈,交出質素更高的作品如《無間道》三部曲和新的動作片。電影業真正面對的難題是青黃不接。看看現在香港的巨星和主要導演,你就知道香港的人才年紀已經不小。幸而,近來我們也看到一些轉機:杜琪峯和曾志偉等電影業前輩都正在積極培養年輕人才。
由於《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簽訂,近年合拍片大為增加。這個現象對本地電影業有甚麼影響?
CEPA固然為電影業帶來更多投資者和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拍攝場地、工作室空間和演員,但與此同時香港電影製作人也要適應極為不同的製作環境,並要遵守大陸的規例及審查法例。CEPA帶來的最直接結果是針對本地和大陸市場的合拍片大量湧現,壞處是本地劇情片減少,因為本地劇情片通常被認為難以吸引大陸觀眾。
然而,「本地劇情」片數目近年有所回升,成功吸引香港觀眾回到戲院。有些導演拍出既有香港味,又能吸引中國觀眾的電影,證明自己可以同時吸引香港和大陸觀眾。彭浩翔的《春嬌與志明》和麥兆輝的《竊聽風雲3》就是很好的例子。
香港電影業衰落的同時,適逢大陸電影業興起。兩個市場有可能共存共榮嗎?抑或其中一個興盛,另一個就只能衰弱?
就我所見,本地市場一直都會存在。更重要的是香港拍出了怎樣的電影、有甚麼電影上映,以及誰在主導電影的製作及上映。
香港電影業的自我審查有多普遍?自我審查對香港的電影製作造成甚麼影響?
坦白說,這個問題不可能回答,因為自我審查很難客觀地追查出來,更加難以證明。我有讀到過製片人表達對自我審查的憂慮,以及他們可能有意識地迴避某些主題或內容……但這是很個人的決定,而且可想而知很少有人公開談論細節。
您曾經寫道,本地電影業票房收入及質素下跌,反映香港經濟衰退(亞洲金融危機及沙士)帶來的影響。如今香港經濟反彈,港產片是否依然反映香港政治上的不明朗因素?
我認為,即使不看票房和本地生產總值,我們還是能看出電影想像與香港社會經濟現實的密切關係。本地電影業現時主要依賴中國市場,規模較小的公司很難生存。至於主題,合拍模式仍然是主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為香港電影帶來新一波的「身份危機」──至少這是過去兩年我在香港電影金像獎觀察到的現象。
您認為九七後最重要的港產片是哪一部?
《十年》引來許多關注和政治爭議,同時香港的電影放映遭到政治審查大幅滲透,因此我認為《十年》可能是九七後最重要的港產片。這齣電影只能在這個時空下出現。儘管它的技術和藝術水平仍有不足,但它符合了「獨立香港電影」的所有條件。
最後,您預計二十年後本地電影業會有甚麼變化?
時局這樣紛亂,我不想預測將來會怎樣,但我希望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日子裏,像《十年》和《消失的檔案》這樣的電影仍可以在香港拍攝和上映。